欢迎访问沧州硕泰饲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我们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期待与您的合作

关注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实践 追求科技 创造完美

咨询热线0317-4748188

更多联系方式

热门关键词: 教保料 母猪料 预混料 三级技术体系 销售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0317-4748188

传真:0317-4748288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旧州镇强庄子工业区

首页 » 技术专栏 » 信息详情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发布时间:2017-8-31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猪产业安全体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养猪与环境的协调和猪肉及产品对人类生物安全的影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是猪产业安全体系的基础。

什么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一谈到猪场生物安全,许多养猪者都停留在消毒的层面上,其实不然。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这些措施是排除疫病威胁,保护动物健康的各种方法的集成,几乎涉及了养猪养殖的全过程。包括:猪场建设,引种,消毒,营养,免疫,治疗,无害化处理等几个方面。

中国养猪现状

老病还未消灭,新病却在不断增多

(老病:猪瘟,口蹄疫。新病:蓝耳,圆环)

毒株不断变异,引起新的爆发流行

(如:蓝耳,口蹄疫,流行性腹泻)

非典型性疫病增多,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很大困难

(如:猪瘟,大肠杆菌。可能原因:病原发生变异,有些病原的毒力出现减弱;动物体内具有一定的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混合感染显著增加

1.现在混和感染极为普遍,病原鉴定结果往往为多种病原,难以确定哪一个是主导病。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如:蓝耳,圆环,猪瘟,链球菌,副猪等混合感染。

2.蓝耳病和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在许多猪场占主导地位。

3.细菌病作为继发感染形式出现,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病。常见的继发感染细菌有:副猪,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体等。造成高死亡率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这些继发病,但只针对这些继发病采取措施就错了。

猪病毒病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

    原因:目前对病毒病没有有效的药物,只能靠疫苗接种进行预防,但有些病还没有研制出相应可靠的疫苗。近几年新增的传染病又大多数是病毒性疾病,这就使病毒病的危害更为突出。

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深重

    免疫抑制性疾病除了对机体的直接危害外,更重要的是造成动物抵抗力的下降,感染多种病原,还造成免疫失败和对治疗无应答。如:蓝耳,圆环

猪场建设

场址选择

    猪场的场址是控制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阻止疾病传播的天然屏障就是距离,因此,尽可能的使猪场座落在相对隔离的区域内。建场之初,最好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调研和认证,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生产特点等实际情况考虑建场的地点,使猪场符合要求。

选择场址的标准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排污方便,供电、交通、通讯便利,远离公共场所、居民区2000米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周围有围墙。

猪场的性质

    选址时还要考虑到猪场的性质,如果是种猪场,则选址的要求更严格一些。现在有些种猪场都依山建设,就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防疫条件以保证猪群的健康。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隔离区:包括兽医室、化验室、消毒室、隔离舍等

 

环保区:包括粪污处理、无害化处理、垃圾场等

 

    各区之间要设置防疫屏障,如防疫沟、围墙、隔离林带。如果土地面积够大,也可将生产区分为二点式或三点式饲养。

引种

引进新猪是将疾病引入猪场的最主要的途径。因此,猪场应谨慎引种,或从尽可能少的种猪场引种。每个猪场都有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每次引种都有可能将本场没有的致病微生物引进来,或将本场有的致病微生物感染新引进猪。因此为保证整体猪群健康,要做好以下工作。

资质调查

 查看是否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最好是国家级种猪场或省级种猪场。

信誉调查

 多渠道打听引种场种猪的性能、健康状况、抗逆性、售后服务和管理水平等情况。

车辆安全

  联系好的运猪车必须提前认真冲洗、消毒,最好用自备车。

隔离与适应

猪引入后在隔离舍隔离30天以上。如果没有隔离舍,也要在距离生产区较远、相对独立的空栏内进行隔离。

新引进的猪由于运输应激,到场后可以先喂一些青绿饲料,供应清洁饮水,然后再少量喂料,逐渐恢复自由采食。料中可添加电解多维、抗菌素等饲喂710天,防治抵抗力下降引发其它疾病

由于引进的猪与本场猪存在不同的治病微生物,因此等猪群稳定后,可用本场健康母猪粪便与引进猪接触适应,如无不良反应,可以赶一头本场健康母猪与引进猪混群接触适应。

隔离期内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如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

隔离期结束后,经本场主管兽医鉴定和实验室检测,确认猪群健康后方可并群。

消毒与卫生

门口

办公区、生产区和各栋舍门口的消毒池要定期更换消毒液,用34%的火碱溶液,冬季可加入一定量的食盐以防冻结。

    人员进入生活区、生产区

 首先洗手,通过消毒通道,踩消毒垫,然后在紫外线灯下照射5分钟,换工作服进入生活区。人员进入生产区:在生活区专用隔离室隔离2472小时后,洗澡后方可进入。

    场区和带猪消毒

 全场统一安排,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液。

    空舍消毒

   彻底清扫后用高压水枪连同舍内工具一起冲洗,随后喷洒消毒剂,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24小时后空舍干燥35天。

    日常工具消毒

 如转猪车、粪车、电热板、铁锹等工具都要定期清洗消毒

 注射器、针头等器械的消毒

 清洗干净后在高压锅内消毒30分钟以上

    售猪设施消毒

售猪台每次用完后马上清洗、消毒;售猪人员的雨靴、衣物等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洗净晾干备用。已装车的猪只不能回场。

    猪体的消毒

 母猪进产房前,分娩时乳房阴门都要洗刷消毒。

    全进全出

 真正的全进全出能够有效的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在猪群中连续感染,交叉感染。有些猪场也有全进全出的意识但做不完全。

其它动物及产品控制

场内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它动物

不得外购猪肉及制品

防止其它动物进入猪舍,如鸟类

灭鼠、杀虫

 鼠类和一些吸血昆虫是多种猪病的传播媒介与传染源,因此,消灭老鼠和蚊蝇对保护猪群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重点是疫病控制。在目前疫病复杂的形势下,通过健全环境、卫生消毒、科学防疫、兽医管理各方面的努力,建立可靠的生物安全体系,切实采取综合性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猪场生物安全,保证猪场可持续发展。